- 徐速;夏玉梅;曲蔚;
以日常检验中收到的辐照改色处理蓝色钻石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光谱学特征测试分析,确定此类钻石的鉴定特征。红外光谱显示钻石为Ⅰa型,具1 450 cm~(-1)处与辐照退火相关的H1a中心。紫外-可见光谱及光致发光光谱显示明显GR1中心,以及较弱ND1中心、3H中心和N3中心。经综合分析,两件样品为天然成因钻石,经人工辐照低温退火处理,其蓝色主要来自GR1中心。
2023年02期 v.25;No.116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9K] - 宁珮莹;唐娜;黎辉煌;张天阳;孙竹琳;
硅硼钾钠石的宝石学特征的少有报道,为对该稀有宝石品种检测提供检测思路,对硅硼钾钠石样品进行常规宝石学测试,利用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仪进行了谱学特征和化学成分测试及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硅硼钾钠石折射率范围在1.508~1.540,相对密度约为2.56~2.61,可见管状包裹体和气液包裹体,紫外灯下呈惰性,具紫红色、浅紫色中等至强的二色性;红外光谱指纹区显示1 198、1 054、951、908、797、597、559、506 cm~(-1)和486 cm~(-1)处特征峰;拉曼光谱测试特征拉曼位移有1 075、1 044、937、694、551、490、428、316、162 cm~(-1)和146 cm~(-1);化学成分中主要含有SiO_2、Na_2O、K_2O、B_2O_3,以及微量元素Al、P、Ca、Mn、Fe、Rb等,其中硅硼钾钠石含Mn元素显示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在530 nm处绿区吸收,是其外观呈粉紫色、粉色的致色原因。
2023年02期 v.25;No.116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6K] - 武叶蕾;狄敬如;
越南北部的安沛省是粉红色尖晶石的新产地,目前缺乏关于该产地尖晶石的研究。以越南安沛粉红色尖晶石为研究对象,采用宝石学常规仪器,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仪和紫外-可见光吸收光度计,荧光光谱仪等测试仪器进行系统性研究。结果表明,越南安沛粉红色尖晶石样品磨圆度较差,部分样品保留了原始晶形,为透明至半透明,荧光较强,表面有蚀痕等。显微镜下可见丰富的固体包裹体和液体包裹体,固体包裹体有八面体包裹体、管状包裹体等;液体包裹体大量分布在愈合裂隙中。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基本一致,品红色样品由于其低V高Fe的特征,可与其他组样品区分开来。该批样品大部分显示强的粉红色荧光,强度略有差异,二维荧光光谱大致相同,显示Cr~(3+)的特征谱线。成分测试显示该批尖晶石为镁铝尖晶石,主要化学成分为MgO和Al_2O_3,SiO_2质量分数在0.70%~1.06%之间,CaO含量均低于0.1%,为典型的白云质大理岩型矿床尖晶石的化学特征。与其他产地大理岩型粉红色尖晶石成分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使用Fe/Sn、Ni、Zn等元素可将该产地尖晶石与塔吉克斯坦、坦桑尼亚的尖晶石区分,但是与缅甸尖晶石有部分重合。
2023年02期 v.25;No.116 1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2K] - 尹希严;狄敬如;顾一露;
筋脉玛瑙作为石英质玉石中一个尤为特殊的品种,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巴楚县黑山附近产出的筋脉玛瑙以其鲜艳丰富的颜色、奇峻多样的形态,成为最受欢迎的筋脉玛瑙品种之一。对150余件新疆黑山筋脉玛瑙样品进行常规宝石学测试并分类研究,使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其结构特征,分析了“筋脉”以及其它特殊表面结构的微观结构成因。结果显示,黑山筋脉玛瑙根据颜色色系分为:灰绿-墨绿色系、橙红-深红色系、橙黄-土黄色系、乳白-乳黄色系、黑灰色系五类;按照表面结构特征分为:细筋脉、粗筋脉、内筋脉、外筋脉和纯筋脉和“鱼籽”,分类依据涵盖“筋脉”的粗细和分布密集程度、“筋脉”在玛瑙整体的位置以及部分特殊结构如环形突起和球粒状突起。显微结构特征显示,黑山筋脉玛瑙的主要为隐晶质结构、隐晶质纤维结构,其中“筋脉”和“鱼籽”的外部结构特征对应其内部的隐晶质纤维结构(平行纤维结构、纤维放射结构);而基体(“肉”质)部分基本由隐晶质结构组成。结合拉曼光谱测试可知,黑山筋脉玛瑙的主要矿物成分为α-石英,次要矿物为斜硅石,部分样品中的红色球粒状杂质矿物为赤铁矿。
2023年02期 v.25;No.116 2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8K] - 赵雪娇;李立平;陈照敏;李思琪;
近年来我国珍珠市场中出现了一类小颗粒(粒径3~10 mm)的优质的白色淡水有核珍珠,由于其与白色Akoya珍珠(简称Akoya)在外观上的相似性,被商家称为“淡水Akoya珍珠”(简称F-Akoya)。本文选取来自诸暨市场的F-Akoya及Akoya样品进行了常规宝石学测试、光致发光光谱测试、三维荧光光谱测试和LA-ICP-MS测试,对比分析得出了两类珍珠的的常规宝石学鉴定特征、谱学特征及成分特征,发现:(1)尽管它们外观相似,都具有强珍珠光泽和很高的正圆率,但Akoya珍珠层较薄,表面常有鱼鳞纹、褶皱,而F-Akoya珠层较厚,缺少鱼鳞纹;(2)PL光谱总体荧光强度(F)与文石主峰强度(A)的比值F/A值发现,F-Akoya通常在1~5范围内,远低于Akoya的13~169;(3)三维荧光光谱显示,F-Akoya的荧光光谱发光中心Ex/Em范围为350~380 nm/420~440 nm,且荧光强度很高,而Akoya的发光中心在350~400 nm/430~480 nm范围内,且荧光强度极低;(4)LA-ICP-MS测试发现,F-Akoya明显富Mn,而Akoya明显富Na、Mg、K、Sr, F-Akoya稀土模式为LREE相对HREE轻微富集,而Akoya则相反;(5)成分分析结果反映珍珠的微量和稀土元素含量与它们生长环境有关。通过三元成分图和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可以较好的区别两类珍珠。
2023年02期 v.25;No.116 3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9K] - 吴金林;马泓;黎辉煌;
采用超景深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激光拉曼光谱(Raman)、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和X射线荧光光谱(EDXRF)等测试技术,对一种合成粉色蛋白石样品的宝石学特征、谱学特征及颜色成因予以探讨。结果表明,该类合成蛋白石的外观呈粉色,玻璃光泽,透明,无变彩,折射率1.41~1.42,密度2.16~2.20 g/cm~3,放大观察内部可见不同红色调的球状、椭球状的微纳米级固相包裹体。根据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特征,该类合成粉色蛋白石的类型应介于Opal-A型与Opal-CT型之间,且与Opal-A型蛋白石较为接近;红外透射光谱显示7 224、4 523、3 674、2 662、2 266 cm~(-1)附近的一组特征红外吸收谱峰,与俄罗斯人工蛋白石较为吻合。该类样品的SiO_2含量达97.581%~98.352%,此外分别含有0.287%~0.497%的Na_2O,0.112%~0.326%的MgO,0.895%~1.507%的Al_2O_3,0.011%~0.026%的K_2O,0.003%~0.015%的CaO以及0.079%~0.244%的Cu_2O,其颜色是由铜的氧化物(主要为Cu_2O)等矿物颗粒细微分散所致,并在可见光范围内产生570 nm附近的特征吸收峰。
2023年02期 v.25;No.116 4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2K] - 李梦阳;陈涛;严雪俊;
沉香是一种自然形成的树脂与植物木质的结合体,因其具有独特的香味和温润的外观,常被制作成手串或雕件等首饰工艺品。沉香产量稀少,价格昂贵,市场上充斥着用香精浸泡木材制成的仿制品,其外观及气味与沉香相似,难以区分。对市面上收集的国内外各产区14批(45件块状物)天然沉香与9批(6件串珠和3件块状物)沉香仿制品,进行了三维荧光光谱测试,并对其中14批天然沉香与4批沉香仿制品进行了电子鼻测试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天然沉香具有相同的特征三维荧光光谱,有一个鼓包形荧光峰,荧光区域均在λ_(Em)=390~600 nm/λ_(Ex)=300~500 nm,峰强最强处均在λ_(Em)=470 nm,λ_(Ex)=385 nm附近。根据荧光特征,沉香仿制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仿制品测试范围内无特征荧光;第二类存在多个荧光峰,即除最强峰λ_(Em)=470,λ_(Ex)=400 nm外,存在其他位置的荧光峰;第三类与沉香具有近似荧光,有一个荧光峰,荧光区域均在λ_(Em)=380~600 nm/λ_(Ex)=300~550 nm,峰强最强处在λ_(Em)=470,λ_(Ex)=400 nm处附近。对样品进行电子鼻测试,数据使用SPSS进行Fisher判别分析(FDA)可以较准确地区分真伪。使用三维荧光特征识别具有第一、二类荧光的沉香仿制品,使用电子鼻识别具有第三类荧光的仿制品,可快速辨别沉香的真伪。
2023年02期 v.25;No.116 50-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