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与探讨

  • 猛犸牙与象牙的微生长结构及红外吸收光谱的差异性

    亓利剑;周征宇;廖冠琳;林嵩山;

    猛犸象属古脊椎动物,其现存的猛犸牙多呈半化石状态。采用SEM,FTIR等分析测试仪器对猛犸牙和象牙的微生长结构、胶原蛋白等差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象牙和猛犸牙主要由胶原蛋白和羟基磷酸钙组成,由胶原蛋白酰胺键致特征的红外吸收谱带分别位于1 663 cm-1(νC-O),1 558 cm-1(νC-H)和1 240 cm-1(δN-H)处。石化作用导致胶原蛋白酰胺键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致使猛犸牙中胶原蛋白的红外吸收谱带强度递减。象牙与猛犸牙指向牙心的两组粗勒兹纹理的夹角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前者的最大夹角>120°,后者的最大夹角<95°。象牙的粗勒兹纹层具纤束状交织结构,结构致密、坚韧、细腻;猛犸牙的粗勒兹纹层多具叶片状结构,胶原蛋白纤束体数量明显减少,结构疏松,质地干涩,孔隙度增大,微裂隙发育,韧性变差。

    2010年03期 v.12;No.47 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8K]
  • 俄罗斯高温高压处理钻石特征

    王健行;陈美华;王礼胜;

    采用显微观察、红外光谱、可见吸收光谱和低温光致发光谱等分析方法,对9颗俄罗斯高温高压处理钻石样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类钻石样品的内部多见石墨化现象,尤以彩色钻石样品更明显;金黄色、紫红色、黄绿色样品为ⅠaAB型,浅黄色样品为ⅠaB型,近无色样品为Ⅱa型;样品的可见吸收光谱因颜色不同而差异显著,其中金黄色样品可见475 nm处的吸收宽带,紫红色样品可见638,614,595 nm处的吸收峰,黄绿色和浅黄色样品可见415,475,503 nm处的吸收峰,近无色样品则为较光滑的平直曲线。此外,该类样品在低温光致发光谱中可见575 nm与637 nm处强发光峰。这些特征为探讨该类钻石的晶格缺陷与呈色机理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2010年03期 v.12;No.47 5-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9K]
  • 热压条件下绿色柯巴树脂的聚化行为及~(13)C NMR表征

    亓利剑;周征宇;廖冠琳;熊珍喜;

    人工热压处理有助于天然柯巴树脂聚化,使其萜烯类侧链上的共轭双键断键,可转变为具一定商业意义的绿色、黄绿色、深橙黄色及黑色柯巴树脂。采用SEM,FTIR,13C NMR等分析测试方法对热压处理前、后柯巴树脂样品的微结构、红外吸收光谱、13C NMR共振谱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热压处理可导致柯巴树脂样品中的初级胶粒相互聚合,形成尺度约为180~210 nm的次级异形微球胶粒,微球胶粒聚合体呈无序分布,彼此间形成良好的界面结合;位于3 077(νC-H),1 643(νC=C),889 cm-1(νC-H)处的红外吸收谱带以及δ=15.8×10-6,82.0×10-6,108.0×10-6,215.1×10-6化学位移13C NMR共振谱峰逐渐消失,由此派生的δ=135×10-6~137×10-6和δ=33.9×10-6化学位移13C NMR共振谱峰则具重要的鉴定意义。

    2010年03期 v.12;No.47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3K]
  • 三种浙江青田石的宝石矿物学特征研究

    卢琪;徐廷婧;吴瑞华;李佳;

    采用显微分析、电子探针、X射线粉末衍射实验、红外光谱等测试方法,对"山炮绿"种、"蓝花钉"种、"夹板冻"种青田石样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炮绿"种样品的主要矿物为白云母,次要矿物为石英;"蓝花钉"种样品主要由叶腊石和刚玉组成;"夹板冻"种样品的主要矿物为白云母,还含有石英、钠长石、钠云母和少量的赤铁矿。同时,还对其颜色成因进行了探讨。

    2010年03期 v.12;No.47 14-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9K]
  • 江苏溧阳软玉与良渚文化庄桥坟遗址出土软玉的特征对比研究

    李晶;高洁;童欣然;皮白灵;杨明星;

    采用常规宝玉石鉴定方法、偏光显微镜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江苏省溧阳县小梅岭玉矿的软玉样品进行了测试研究,并与良渚文化庄桥坟遗址出土的软玉类玉器样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溧阳软玉样品和庄桥坟遗址出土软玉类玉器样品的主要矿物组成为透闪石,但后者的w(FeOT)明显高于前者的。庄桥坟遗址出土玉器样品的δEu普遍高于溧阳软玉样品的,大部分为负异常,为轻稀土亏损型,微量元素种类多;溧阳软玉样品的δEu为负异常,为轻稀土富集型,微量元素种类少,说明两种样品应不属于同一产地或同一成因性质。良渚文化庄桥坟遗址出土玉器样品的化学成分与溧阳软玉样品的不同,这与当今考古界普遍认为良渚文化玉器来源于溧阳软玉的观点有所不同。

    2010年03期 v.12;No.47 19-25+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6K]
  • 巴林石、寿山石透明度研究

    高孔;狄敬如;

    通过分析巴林石、寿山石样品的FTIR与XRD光谱特征,指出有序度指数(OI)、结晶度指数(HI,DHI)及半高宽(FWHM(00l))在用于研究高岭石与地开石混合相样品的组分时具有局限性;计算了样品的有序度指数和结晶度指数并研究了各自与透明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证实,寿山石样品的透明度随其有序度与结晶度的增加而增大,但没有发现巴林石样品存在类似规律。

    2010年03期 v.12;No.47 2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6K]

珠宝之窗

珠宝检测

  • 一种翡翠的仿制品透辉石微晶玻璃的宝石学特征

    蔡佳;余晓艳;尹京武;刘春花;

    针对市场上出现的一种外观酷似翡翠的透辉石微晶玻璃,利用常规宝石学检测仪器、X射线粉末衍射和红外光谱等测试方法,对该材料样品的宝石学特征、物相组成及谱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在宝石显微镜下透辉石微晶玻璃显示特征的放射状晶花,具球晶结构;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表明,其主要物相为透辉石和玻璃质;红外光谱分析显示,该样品的谱学特征与翡翠的红外光谱有较大的差异。

    2010年03期 v.12;No.47 34-3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K]
  • “金丝砗磲”研究初探

    罗跃平;段体玉;王春生;

    最近,在北京珠宝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金丝砗磲"。通过常规宝石学检测和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测试,对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此种"金丝砗磲"并不是砗磲,而是一种海洋腹足纲类海螺贝经染色而成的饰品。该海螺贝呈螺旋状层状构造,可以通过其表面颜色不均、黄色部分不透明、黄色部分无荧光加以鉴别,也可以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试加以鉴别。

    2010年03期 v.12;No.47 38-4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K]

宝石资源

  • 一种外观酷似绿松石的新型宝石材料——加斯佩石

    谢浩;裴景成;徐洋;

    介绍了一种新型宝石材料,其外观酷似绿松石,不透明,具有明亮的苹果绿色,常见棕色矿物杂质呈网脉状分布。这种宝石材料的主要矿物组成为富镁的菱镍矿,是一种罕见的镍碳酸盐,最早发现于加拿大魁北克省加斯佩半岛,因此而得名加斯佩石。加斯佩石的摩氏硬度仅为4.5~5.0,解理发育,可加工性较差,但资源稀缺、颜色喜人,市场升值空间较大,投资前景较好。

    2010年03期 v.12;No.47 41-4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珠宝评估

  • 神经网络在翡翠评估中的应用

    杨迪威;蔡逸涛;李成凯;张洁;

    翡翠价格影响因子权重的确定方法使得其评估结果具有较强的主观性,神经网络则可以有效地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构造了一个多影响因子的翡翠评价3层BP网络模型,并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苑珠宝某商家的翡翠戒面样本进行了综合估价。通过该实例表明,应用神经网络评估翡翠的价格具有方便、真实、可靠的特点。

    2010年03期 v.12;No.47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专家论坛

  • 从文化、市场、科技视觉略论玉的定名

    刘自强;

    关于玉的名称的讨论,涉及到矿物学、宝石学、文化经济学等诸多领域。从历史发展、科学进步、市场公平的角度论证了玉名的讨论与确立必须遵循3个基本原则,即有利于科技进步,有利于文化传承,有利于公平竞争。最后认为,这是社会发展进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2010年03期 v.12;No.47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宝石学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