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艺兰;亓利剑;李朝阳;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海南三亚企鹅贝及其附壳珍珠(包括马氏贝和淡水蚌及淡水珍珠)表层的微形貌进行了观测。结果显示,从珍珠层内侧—外侧边缘,螺旋生长结构有明显的变化,其形态受控于螺旋圈层间距的大小、数量、方向及临界二维核的半径,推测与生物体在不同部位上有机质的导向与调控作用有关;在其表层还发育较完整的同心圆状生长结构,推测可能是螺旋生长结构的准稳定状态;在AFM下文石呈柱状群集生长,可明显地观察到每个文石晶体之间高度差异的纳米级三维实空间图像,进一步说明了在纳米尺度上文石晶体沿其结晶取向呈螺旋堆砌生长。结合相关的研究内容和借鉴传统的螺旋位错生长理论(BCF理论)与三维成核生长机制,尝试建立一种螺旋生长模式。
2006年04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4K] - 陈颂学;
在实地考察和分析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简要地介绍了海南蓬莱锆石的产出特征。采用常规的宝石学测试方法以及X射线荧光分析仪,对该地区锆石的物理、光学性质以及内含物特征和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并初步探讨了其呈色机理。结果表明,该地区的锆石为高型锆石,多呈深浅不一的深褐色,以红棕色、紫红色为主,透明度较高,粒度较大;其主要化学成分为ZrO2和SiO2(占96.5%)。其呈色机理可由Fe,Mn,Ti等离子引起,也可由色心引起,还可由杂质离子、稀土元素和色心共同作用引起。最后对其热处理、切工及开采提出了建议。
2006年04期 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0K] - Laura Simanton;2006年04期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周艳;刘嵘;曹姝旻;何巧琳;
对中国珠宝市场上的一种伊利石质玉石(俗称“紫袍玉”)进行了常规的宝石学测试以及激光拉曼光谱、X射线粉晶衍射和红外光谱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其矿物成分以伊利石为主,含有少量的长石、石英、赤铁矿、菱铁矿和金红石,为泥质沉积岩。该玉石的颜色层次结构清楚,分界明显,与不同沉积层中赤铁矿的质量分数有关。
2006年04期 1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4K] - 李平;王蓓;
对新近从昌化收集的十几块仿鸡血石样品和数十块鸡血石样品进行了肉眼与镜下观察,并进行了岩石薄片、物理性质和矿物成分等对比检测,总结出鸡血石和仿鸡血石在“地子”和“血”方面的特征以及在成分上存在的较明显差异,可以加以鉴别,而物理性质的差异则宜用于辅助鉴别。
2006年04期 13-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 Ya’akov Almor;2006年04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杨晓文;张良钜;于海燕;李继红;林劲畅;
硅化木是古代树木经地质作用而形成的木化石,其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采用偏光显微镜和红外光谱仪对缅甸硅化木样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其有两种类型,一种为玉髓硅化木,主要由隐晶质石英和少量的粒状石英组成,折射率为1.54,密度为2.52 g/cm3,摩氏硬度为6.6,其内部有深棕色和白色絮状包裹体,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为1 088,556.1,462.8 cm-1;另一种为蛋白石硅化木,主要由蛋白石组成,含有少量的隐晶质石英,折射率为1.45~1.46,密度为1.92~2.07 g/cm3,摩氏硬度为4.95~5.17,从其纵切面上可见排列整齐的木质纤维结构,横切面上呈细小孔洞状,其中一些已经转变为玉髓硅化木,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在1 102,787,474 cm-1附近。据初步分析,缅甸硅化木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2006年04期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K] - 朱绪蕾;2006年04期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 范建良;刘学良;毛荐;郭守国;
市场上的红宝石大都经过不同程度的热处理。泰国红宝石的改善工艺研究时间最长、效果最显著,因此,分析和对比泰国的改善工艺对改善云南红宝石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电子探针测得云南红宝石样品中除Cr3+外,还含有较高的Fe离子,是其产生杂色调的主要因素。经过泰国(密封,热处理温度为1 500~1 700°C,处理时间为8~15 h)和华东理工大学宝石检测中心(敞口,热处理温度为1 400~1 600°C,处理时间为15~24 h)的热处理工艺,均可以有效地减弱云南红宝石的杂色,使其红色调纯正,透明度提高。经该中心热处理后的红宝石表层的试剂都不同程度地呈现黄褐色调,经ICP-AES测试,黄褐色物质中含有较高的Fe离子,说明部分Fe离子从红宝石中析出。通过对比和分析经泰国和该中心热处理前、后云南红宝石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可知,其改善工艺均可使部分Fe离子置换析出;杂色离子吸收的减弱是由于Cr3+引起相对吸收强度的增强致使红色调饱和度提高、颜色更加鲜艳的主要因素。
2006年04期 21-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 王蓉;2006年04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丘志力;谷娴子;刘小羽;
通过对义乌、广州及北京饰物市场的考察和对比,分析了中国国内不同饰物市场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价值观念的改变、国民消费能力的提高、人口结构的改变、饰物材料的革命、设计功能的开发、全球经济圈的扩张等因素将为饰物市场拓展出巨大的空间。同时指出,中国的饰物企业可通过加强与珠宝业的契合、强化和创新饰物市场零售终端的建设、建立“绿色”生产管理体系、利用事件营销进行饰物市场营销创新、组建自己的设计师队伍、建立品牌与设计师联动的创新价值体系等途径和方法来进一步拓展中国市场及国际市场。
2006年04期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 邵敏;
快速成形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制造技术。介绍了快速成形技术的原理与方法以及在首饰制造业中的应用情况;结合实际的首饰制作过程,分析了快速成形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该技术在首饰行业的研究方向。只有不断地深入研究并改进快速成形机的工艺,才能使其在首饰制造业中得到更广泛、更深入的应用,给传统的首饰制作工艺带来新的突破。
2006年04期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 沈才卿;2006年04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蔡逸涛;李立平;曾理明;
随着电脑设计软件和快速成形技术的不断开发,珠宝首饰的生产工艺有了惊人的发展,使珠宝评估行业面临着新的挑战。传统的首饰生产工艺主要有手工制作法、浇铸成型法、冲压成型法及电成型法,其工艺的鉴定特征和成本评估法已为珠宝评估师所熟知。主要介绍了快速成形技术制作首饰的原理与过程,对比分析了该技术制作的首饰与传统生产工艺制作的首饰的鉴别特征,并对利用成本法评估快速成形首饰的设计费、成本及贵金属耗损率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2006年04期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 夏德时;2006年04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 廖望春;
从探讨首饰设计语言的内涵出发,论述了首饰设计语言的定义、范畴、传递形式以及本质。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首饰设计的语言构成,对组成首饰设计语言的基本子系统如自然语言、社会语言和创意语言等进行了有益的浅析。
2006年04期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周振华;2006年04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赵以娟;张荣红;
在现代首饰设计中再现传统的敦煌图案,以传承中国浓厚的传统文化。主要对敦煌图案进行了实地观察,分析其种类、构成特征和色彩特征等设计元素,初步尝试将其融入到现代首饰设计中。结合4款设计作品,浅析敦煌图案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应用,旨在说明传统的和民族性的图案或元素在现代首饰设计中是必不可少的。
2006年04期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 刘治国;2006年04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Henry A. Hanni;
几年前,在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处理的棕色珍珠新产品。以往对珍珠颜色的处理是将其漂成白色和染成粉红色、黄色和黑色。一些珍珠供应商认为,这种新品种珍珠是通过某种漂白处理使得深色调的塔希提黑珍珠的颜色变亮形成。测试发现,来自不同生产商的部分棕色珍珠经过了染色处理。令人惊讶的是,尽管这些珍珠在市场上是作为处理品销售,但消费者却欣然地接受并称其为“巧克力珠”。
2006年04期 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 赵蔓曲;田晶;韩晓;2006年04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沈才卿;2006年04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2006年04期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张凭;2006年04期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正>~~
2006年04期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