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勇;
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东部边缘与辽宁省凌源市交界处,矿山企业在开采金属矿的时候,发现了一种蛇纹石质玉,当地玉石市场称之为"热河玉"。该矿区所发现的蛇纹石质玉石颜色丰富、质地细腻,属于优质的玉石原材料。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以及红外光谱分析,得到了"热河玉"较为系统的研究数据。研究结果显示,"热河玉"的主要矿物组成为斜纤蛇纹石,具显微纤维交织结构,另含有一定量的透辉石和方解石。"热河玉"与国内常见的其他产地的蛇纹石质玉的外观特征差异主要表现在具有红色和黄色品种,其主要致色元素为Fe元素。"热河玉"由富含SiO_2的岩浆岩与白云质灰岩接触交代而成,是一种优质的玉石资源,具有较高的经济开发利用价值。
2019年02期 v.21;No.92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39K] - 李玉娟;
"华安玉"是福建省的优势矿产资源,前人对"华安玉"进行了系统的地质学、岩石学和矿物学等研究,但"华安玉"形成机制一直存在争议。本次以"华安玉"中新发现的石榴石矿物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薄片观察、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探针测试方法对"华安玉"中石榴石进行了矿物学特征分析。通过野外调查研究及光薄片分析认为,"华安玉"中石榴石可分为两期,早期呈微细粒状集合体面型产出,晚期呈微细脉状或线脉状产出;电子探针分析表明,"华安玉"中石榴石主要为钙铁榴石,其次为钙铝榴石和铁铝榴石。"华安玉"中的石榴石证实了"华安玉"成因应为矽卡岩型,并且为多期次形成;红色品种"华安玉"(含石榴石)的成玉背景与区域花岗岩的分布关系密切,主要分布于岩基状花岗岩体中(如绵治、九曲等地),呈残留的顶盖状产出;而远离岩体部分少见或未见有石榴石矿物。
2019年02期 v.21;No.92 8-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13K] - 屈孟雯;沈锡田;
彩色钻石的大众接受度不断加深,改色实验和理论研究也不断进步,目前已经可以通过优化处理得到各种颜色的钻石。以Lotus Colors公司出借的39颗橙红色—紫色改色钻石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宝石学特征和光谱特征,推测其致色原因和处理方法。通过长、短波紫外荧光、显微红外反射光谱、显微紫外-可见反射光谱、光致发光光谱对这批改色钻石的类型、致色原因、处理工艺等进行探究,结果显示,样品的荧光与天然钻石的荧光具有差异,长波紫外荧光下具白垩色外观,呈现多种颜色组合,红外光谱测试后划分为Ⅰa型和Ⅱa型,具有辐照退火处理后的H1a、H1b、H1c特征峰,紫外-可见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下可见明显的N-V中心,部分样品紫外-可见光谱还能检测出微弱的H3、H4中心、GR1中心,推测其应该经过多重处理工艺,由N3中心与(N-V)~0、(N-V)~-中心共同导致非常饱和的橙红色—紫色的外观。
2019年02期 v.21;No.92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5K] - 徐娅芬;狄敬如;方菲;
对澳大利亚某矿区蓝宝石样品的宝石学和谱学特征进行研究,并为该矿区蓝宝石的优化处理工艺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常规宝石学仪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仪、显微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激光拉曼光谱仪等对澳大利亚蓝宝石样品的宝石学特征、化学成分、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澳大利亚蓝宝石样品的颜色分布不均匀,普遍发育六边形平直生长色带,其包裹体主要包括二相包裹体(CO_2和H_2O)、蓝宝石、金红石、锆石、硬水铝石、角闪石等;红外光谱中3 310 cm~(-1)处的吸收峰指示着该矿区蓝宝石生长于还原条件下,其Cr/Ga比值小于1且Fe/Ti比值大部分介于10~100,为典型岩浆岩型蓝宝石的比值;澳大利亚蓝宝石样品的颜色主要与Fe、Ti、Si、Mg等元素质量分数有关:Ti质量分数较少的区域常出现由Fe~(3+)离子的d-d电子跃迁导致的377、387、450 nm处的吸收峰;而Ti质量分数较多的区域常出现由Fe~(2+)—Ti~(4+)离子对电荷转移导致的以559 nm为中心的黄绿区的吸收带;Fe~(2+)—Fe~(3+)离子对电荷转移常常与Fe~(2+)—Ti~(4+)离子对电荷转移同时出现并导致以754 nm附近为中心的700~800 nm处的宽缓吸收带,且根据Fe~(2+)—Fe~(3+)、Fe~(2+)—Ti~(4+)离子对电荷转移的比例不同,吸收带的中心会发生偏移。
2019年02期 v.21;No.92 24-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0K] - 王沛炼;岳素伟;
2018年3月,在深圳水贝珠宝市场购买了两颗价格低廉的"坦桑石",通过常规检测发现,该样品是覆膜托帕石。对覆膜托帕石样品进行了红外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等测试,并对其中一颗样品进行抛光,发现样品本身为无色。综合分析显示,该覆膜托帕石样品亭部覆有色膜、膜层主要含Ti材料,Ti质量分数为2.769%~5.039%,紫外-可见光谱具有以326,531 nm为中心的吸收。覆膜是为了改变托帕石的颜色,从而达到仿坦桑石的目的。
2019年02期 v.21;No.92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2K]
- 陈铭家;丘志力;张宜齐;杨炯;李榴芬;白洞洲;
旅游业是海南省的支柱产业,2017年旅游业对海南省GDP的直接贡献率达到36%。旅游商品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宝玉石类旅游商品则是海南旅游商品的特色组成之一,承载着推动旅游产业与珠宝玉石产业相结合、可持续发展的重任。在对海南宝玉石资源进行调研、对旅游商品发展状况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海南省宝玉石类旅游商品发展背景和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海南岛宝玉石旅游商品发展的3种主要模式,并发现海南省旅游商品产业发展和本地资源结合不够紧密、旅游商品市场的产业聚集发展不完善、产品种类单一、创意特色不明显以及缺乏产业专业人才等问题。在发展国际旅游岛、建设自由贸易港等政策支撑的大背景下,海南省可以通过:(1)对宝玉石类旅游商品的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建立长效发展机制;(2)优化宝玉石类旅游商品结构,强化对宝玉石类旅游商品的文化创意开发;(3)引进高端产业发展人才,加大本土珠宝技术人才及营销人才的培养力度;(4)加强对宝玉石类旅游产业市场集群培育,创新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等方面的工作来强化宝玉石类旅游商品开发的力度,促进海南宝玉石旅游商品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2019年02期 v.21;No.92 39-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9K] - 王美皎;尹作为;郑晓华;王文薇;杨亮;
随着新兴技术与各领域融合越来越紧密,珠宝行业传统发展模式受到冲击,迫切需要转型。"珠宝产品销售需带检测证书"的特殊性使珠宝检测机构成为反映市场需求的信息来源,珠宝检测机构服务的反馈调查能够为行业快速转型提供依据。本文选择滇西地区为调查地点进行问卷收集,通过SPSS软件定量分析不同类型从业者对于检测机构服务工作的反馈意见,了解从业者在检测态度、检测选择倾向以及会员制需求等方面的态度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对提升珠宝检测机构的服务质量进行策略探究,为滇西珠宝检测市场的发展布局提出积极构想。
2019年02期 v.21;No.92 4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5K]